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69206019969770577&wfr=spider&for=pc"

作品上雕刻了700多個人物形象,每個人物最多只有寸把長,可是神態各異、身份鮮明;車船上的繩索只有牙簽粗細,橋梁的支架纖如毛發……整幅作品繁而不雜,層次分明,人物的喧鬧聲、行船聲和流水聲都仿佛在耳畔,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,生動展現了流動在歷史中的盛世景象。這幅作品由鄭春輝設計并帶領創作團隊8名成員耗時4年完成,全部出自手工,無一處拼接,無一處粘黏。
干了30多年木雕的鄭春輝有很多頭銜,但他更希望自己被稱作“工匠”“匠人”。在鄭春輝看來,“工”字頂天立地,沾著泥土氣息;“人”字一撇一捺,帶著世間味道。他說:“這樣的稱謂更貼切,更像我自己。”
從傳統文化中取材,把中國古典詩詞、中國山水畫融入木雕創作是鄭春輝一直所堅持的理念。“在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中深入發掘,你會發現,這其中有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和精神養分。”鄭春輝表示。
圖為木雕作品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。武文欣攝。
他的山水木雕創作,除了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,將傳統山水畫立起來,而且嘗試用這種方式來反映現實,記錄時代。從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《祖國頌》,到慶祝建黨100周年的《光輝閩西》,從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的《閩鄉多錦繡》,到反映抗疫的《爭來春色滿神州》,他的作品始終緊跟時代。在他看來,藝術作品的活力不僅體現在題材的選擇上,文藝工作者還要讓自己的作品與發展中的時代緊密相連,讓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與時代同頻共振。
圖為木雕作品《祖國頌》。武文欣攝。


關鍵字標籤:神像工藝